https://m.youtube.com/watch?v=0KrhyKGPbUo&feature=share
這些訪問就講的滿清楚的,農試所鳳山分所指出:
出問題的廠商的種苗對於低溫的耐受性沒有那麼好。
台香的苗不耐低溫,以前就有聽部分百香果農友講過這個狀況,但這次配合氣候的影響加上太多農民用台香的苗,導致出狀況的面積很大,受影響者很多。
會生氣也是很合理的,畢竟一公頃百香果種下去至少要花50萬以上,苗錢不到4萬,就算賠了4萬的苗錢,田租、肥料、人力等各種成本也是農民自己賠,如果還算上採收後的產值跟未來可能的利潤,那1甲地就可能損失上百萬,更何況從影片可以看出種苗商沒有回答相關賠償的問題。
今天如果用其他人的苗都沒有低溫導致生長遲緩的問題,而只有用台香的有,那農糧署開低溫生長障礙補助不是很奇怪?
民間業者的苗出問題,但農糧署卻要用國家的錢來賠償,這樣合理嗎?
而台香不願意賠償,農民如果要走法律程序,會不會贏有沒有辦法得到賠償我不知道,但程序一定會很久。